1.無土栽培的優點:
	 (1)不受土地條件限制。無土栽培改變了“萬物土中生”的依賴土地生存的傳統觀念和土壤耕種方式,在不宜耕種的地方如沙石,不毛之地,甚至宇宙飛船上都可以栽培作物。在家庭、辦公室可利用窗臺、陽臺、走廊、屋頂及其它空閑地栽種植物。山東墾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利用無土栽培技術棄場地、鹽堿地上生產高產優質蔬菜已獲得功。
	 (2)勞動強度小,水肥用量降低。無土栽培無需傳統耕作中的耕種、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繁瑣環節,單位勞動力管理的規模可大大增加,勞動強度明顯下降。營養液栽培的水肥供應一般采用微,較易實行定點、局部化,可明顯降低水肥的浪費。試驗證明可比土壤栽培節水3~7倍,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
	 (3)病蟲害明顯減少。   無土栽培可防止因土傳病原傳播的多種惡性病害的發生,切斷了一個較重要的病蟲害傳播渠道;另外,由于人為改善了根系微環境,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了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了土壤栽培中因多年鹽分積累和連作導致的土壤鹽漬化及重茬減產現象。同時,基質的消毒同土壤消毒相比更經濟、方便。
	 (4)優質高產。無土栽培技術較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單位面積產量可比土壤栽培提高0.4~20倍(因作物而異,一般在2~4倍之間),我國試驗示范結果也多在30%以上。
	 (5)便于工廠化生產。無土栽培充分顯示出農業可以像工業生產一樣,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作物,完全由人工控制植物生長。現在世界上已有全自動化無土栽培設施和立體化無土栽培工廠。
	 2.無土栽培的缺點:
	在看到無土栽培存在的優點和潛能之外,同時它也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大面積應用推廣的方面。如一次性設施投資較大;各種基質性質還不為人詳細了解;營養液管理技術性強、難度大等。
	 3.舉例說明:
	 (1)生產成本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667平方米一次性投資及每年運轉費用見表1(不含建溫室或大棚的投資)。由表1可知,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一次性投資約為300元/667平米,每年的生產成本(包人工)約為4300元/667平方米。
	 表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每667平方米一次性投資及每年運轉費用(元、年)
	
 
	 (2)經濟效益
	 以番茄為例,每年每667平方米產量為1.5萬公斤,按一般市場平均單價1.5元/公斤,總收入為:  1.5×1.5=2.25萬元,扣除生產成本0.43萬元,則純收入約為1.82萬元/年/667平方米。如按高檔蔬菜價格,出售給高級飯店、賓館或出口。則產值和利潤應當更高。
	 4.總結:無土栽培技術需要投入很大一部分資金和技術,以及敏銳的市場嗅覺,生產符合市場規格需求產品,加之健全的市場運行體系,才能實現盈利。
上一篇: 無土栽培技術的關鍵有哪些